欧仕达助听器
珠海中心
公司介绍
专家团队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人耳出现听力损失后,为什么无法“自行愈合”?

    发布时间:2023-09-13 16:10:29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互联网转载


【免责声明:本网站使用图片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无法和版权者联系,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公司、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邮件信(laidingjia@austar-hearing.com)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文章内容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听力行业人士和用户了解听力相关资讯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

在我们推究先天性盲人与先天性听障人士哪个在成年后生活水准更高时,大部分人一厢情愿的会认为是听障人士会好一些。但是北美听障者联合会的专业调查显示,先天性盲人在成年后的就业机会生存水平及生理健康程度要远远高于先天性听障人群。

因为人类通过“听”所获得的信息量要远远大于“看”。 今天,中国老年人终于相信听力障碍带给人的困扰远远比牙齿及眼睛的问题要大的多,听力问题成为导致他们生活水平下降及生理心理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于是他们会问:“我的听力问题有可能好转么?”弱听儿童的家长也会问:“我孩子的听力有可能好转么?” 听力师如何回答? 如何面对这些渴望奇迹出现的人? 为什么人耳无法像愈合伤口一样自动修复听力损失? 赋予我们听力的毛细胞和神经细胞只在胚胎发育期生成。一旦受损或者失去就无法再生。 毛细胞顶部纤毛的弯曲或偏转是对声波振动刺激的一种特殊反应形式,是将机械能转变为生物电,引起毛细胞兴奋的开始。 毛细胞损伤 毛细胞损伤是出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当毛细胞受外界刺激出现损伤后,其不能自发产生新的毛细胞,从而使人耳无法自觉修复听力损失。 不可逆的听力损失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解决?

1.愈合损伤性毛细胞 数十年后才能实现的目标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者试图通过生长因子进行体外听毛细胞培养,希望通过这个方法来恢复听力,但这项工作将会在十年会更久才会有实质性进展。英国皇家国家失聪人士研究所生物医学研究主任拉斐·霍尔默博士说:“目前我们还没有恢复永久性听力损失的疗法。”

2.尽快选配助听器 进行有效声干预 体外培养毛细胞的方法并未得到临床验证,目前针对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而言,佩戴助听器是一项有效的解决方案。

当听力损失患者被诊断为患有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时,应尽早佩戴助听器,避免大脑在长期不接触声音的情况下,逐渐对语言产生不适感,造成听力损失逐渐加重,影响交流。 哺乳类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同于非哺乳类动物,内耳中的毛细胞无法自行修复,从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下降。人耳无法自行“愈合”听力损失的“伤口”。


  • 联系我们
欧仕达听力科技珠海中心
4009180198
 分  站  网  址:zh.austar-hearing.com
地              址:厦门市湖里区高崎南十二路2号2层
  • 图片新闻
  • 最新文章